English |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关怀版 | |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规划计划

韶关市丹霞山管理委员会2019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安排

来源:本网 发表日期:2020-02-26 13:02:00


一、2019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以及省市各级业务部门的工作指导,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协助配合浈江区、仁化县做好串珠连线连片打造环丹美丽乡村,旅游特色村等工作,扎实推进丹霞山保护建设和管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2019年接待旅游人数290.5万人次,同比增长9.83%;门票收入5233.45万元,同比增长4.92%;旅游收入5.46亿元,同比下降6.02%。全年无旅游投诉,无安全事件,无环境污染,无森林火灾。

1.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丹霞山管委会党委聚焦主题主线,牢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市委第十一指导组的指导下,扎实有序推进主题教育。一是深化理论学习。坚持“第一议题”制度、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最新指示批示精神,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学做结合,切实提高了思想理论素养,打牢了理论基础,指导实践工作。二是抓实调查研究,围绕丹霞山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难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切实分析问题症结,提出问题、改进工作的思路举措,5个县处级领导,形成调查研究报告7篇。三是深入检视问题。坚持把检视问题贯穿始终,按照要求,把自己摆进去、把责任担起来,坚持刀刃向内,全面梳理、检视问题,班子查找问题6个,并建立问题整改台账抓落实。四是抓好落实整改。坚持立行立改,边学边改,对检视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定具体的解决办法和整改措施,能改即改,一时改不了的,紧盯不放,持续推动,确保整改落实落地。

2.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党的建设。一是旗帜鲜明讲政治。全面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决引领全体党员干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等基本制度,推进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强化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始终保持对党的绝对忠诚,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责任制的落实,扎实开展纪律教育教育活动,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持续开展纠正“四风”活动,进一步促进夯实了丹霞山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三是抓活活动载体。以“创模范机关”活动开展,结合“双争双促”主题实践活动常态化开展。进一步改变机关作风建设,提高服务质量,树服务良好形象,从服务质量上为干部职工作出丹霞山服务示范和表率。

四是继续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巩固好整改成果。结合主题教育,对整改情况进行“再体检”“再发现”,继续修订完善丹霞山管委会班子议事、财务、票务管理等几项重要工作制度,并加强制度执行监管,形成“见人见事见制度”,以制度“管人管事管长远”的局面。

3.积极完成市委市政府部署的工作任务,推进大丹霞旅游升级发展。

(1)积极主动做好丹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确界及区划调整工作。经市政府批准,今年3月,重新启动了丹霞山保护区边界确定及矢量化、总体规划、区划调整工作。目前,已完成边界初步调整并矢量化。

(2)全力配合市旅投集团、市交通运输局做好丹霞山南门、西南门、西门和大中门建设工作;做好丹霞山生态防火南北通道提升改造建设工作(即阅丹公路),以及7个自然保护站点设施建设工作。

(3)全力配合市文广旅体局做好丹霞山国际山地马拉松赛、环丹霞山自行车公开赛和2019年徒步穿越丹霞山活动等三大赛事的准备工作。

(4)全力配合仁化县、浈江区政府做好丹霞山道路沿线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即“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

4.依法加强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1)建立丹霞山保护巡查机制,至2019年11月,巡查共发现问题共95处,其中仁化县范围72处,浈江区范围23处。上述问题均及时上报并通报属地政府。

(2)开展对自然保护区7个遥感监测实地核查,并会同属地政府开展查处工作。

(3)开展扫黑除恶工作,依法维护景区秩序和自然资源保护。一是把扫黑除恶作为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抓手。党政班子会议有研究、有部署、有动员、有宣传、有重点。成立专门组织机构和专门人员去落实办理。二是积极开展普法宣传。三是开展联合执法行动。4月,我委与市海事局、仁化县交通运输局、仁化县渔政水产保护站等单位在锦江流域丹霞山段联合进行“三乱”执法行动,查处违规行为。

(4)继续做好丹霞山人工林赎买流转合同签订和资金支付工作。到11月底,共完成人工林赎买流转面积 16561.07 亩,支付资金 4675万元。新增人工林赎买流转140户(仁化县128户、浈江区12户)。

(5)加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和安全生产工作。联合专业队伍对丹霞山核心地带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实施了鳄鱼爬山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时监测、翔龙湖堤边崩塌隐患点、瑶山电站旁崩塌地质灾害治理和牛鼻地质灾害抢险工程。制定安全应急预案,认真细致做好巡查记录和安全生产台账。2019年未发生安全生产事件。

5.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

(1)丹霞山外山门至长老峰山脚沿江步道工程,国庆节前已完成并启用第一期外山门至瑶塘新村步道,实现游客出入园区人车分流。

(2)启动丹霞山细美寨至阳元石科考步道及地质遗迹观测平台改造工程和园区标识系统完善提升项目,迁移影响景观的标识牌。

(3)做好园区内旅游厕所新建、改建工程。完成外山门、竹筏码头、锦石岩旅游厕所的改建。

6.全力推进丹霞山科研科普品牌建设

(1)加强科研科普工作,强化品牌建设。一是扎实推进丹霞山高校实习实践、研学基地的建设、管理和服务,上半年共接待各高校实习、研学实践57批次7800余人;二是与中山大学等众多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地质地貌、文物古建和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丹霞山高等植物图鉴》收录了2000多种植物,《丹霞山蝴蝶图鉴》收录了200种蝴蝶;三是韶关市丹霞山丹霞地貌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并举办2019年丹霞山世界自然遗产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四协助德国斯普林格出版社撰写丹霞山英文科普图书《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五是启动首届丹霞山科普抖音大赛。

(2)做好系列科普活动,提升科普品牌知名度。一是积极组织开展地球日系列活动;二是组织实施2019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暨国际公开赛系列活动等活动;三是组织丹霞山研学实践课程设计评选、发布和展览;四是举办了减灾防灾主题科普讲座。五是组织和实施2019广东省“文化和自然遗产•奇美丹霞”活动启动仪式及系列活动;六是成功举办丹霞山·中国世界地质公园科普工作现场交流会;七是扎实推进《奇美天成丹霞山》图书漂流和科普讲座;八是招募和培训了2019丹霞山本地科普志愿者;九是完成了科技+旅游项目《丹霞山生态观光茶园的建设与旅游开发》与《丹霞山科普共享导赏智慧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推广》的申报工作。

7.加强世界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之间的国际交流

一是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奇美丹霞”活动和中国世界地质公园科普工作现场交流会;二是参加粤港澳大湾区自然教育研讨会、广东省环境教育促进会举办的系列活动;三是出席2019年国际生物多样性会议并作报告,按时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办公室、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办公室、中国地质公园网络中心等单位报送2018年度中英文总结及2019年“第50个世界地球日活动”与“科技科普周”科普工作总结。

8.完善有关内控制度,加强内部管理

结合市委巡察反馈意见和审计整改发现的问题,我委认真落实整改,规范管委会的内部管理制度,修改完善了财务管理、专项资金管理、工程管理、工程建设和规划设计项目招标、采购等管理制度。

(二)主要工作亮点

1.品牌创建工作

成功创建全球首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培训基地,全球仅9个,中国仅1个,并于11月11日-24日培训了首批2位来自俄罗斯扬甘陶地质公园的管理员。收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付的培训费约7000美元。

成功创建广东省第一个科普小镇(省科技厅、省科学技术协会和省文旅厅联合发文)、首批广东省自然教育基地(省林业局发文)、全国自然教育基地(中国林学会发文)。成为全国自然教育、研学实践和公众科普工作开展的典范。

创建首批全国地质文化村在夏富村挂牌(中国地质调查局发文)。

2.品牌推广工作

成功申办2019年全国工程机器人大赛暨国际公开赛系列活动。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等300余所8000余名人工智能及计算机等专业的专家学者及大学师生先后参加高峰论坛、机器人大赛、创新创业论坛等活动,协调有关部门为参赛师生提供了优质服务,确保赛事圆满开展,获得广泛好评,组委会为此写来感谢信。

目前,市委、市政府部署市科技局牵头与组委会沟通将该项赛事2020年起永久落地韶关,我委将继续协助做好赛事推广和服务,助力韶关加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产业,全面提升韶关城市品牌。

全年联合省、市有关单位、机构合作举办了了丹霞山自然观察作文大赛、自然笔记大赛、星空大会、丹霞山科普志愿者训练营、奇美天成丹霞山图书漂流暨公益科普讲座等300多场次系列品牌科普活动,对全市中小学教师400余人开展研学实践实训,线上线下吸引了全国各地大中小学生数百万人次广泛参与丹霞山科普活动,进一步加强了丹霞山科学名山品牌建设。

圆满完成了丹霞山自行车、韶马、韶商大会、医学大会、七夕等全市大型会议、活动和赛事的承办和协作,全力筹备12月举办大1.5万人徒步穿越丹霞山和首届丹霞山国际马拉松两大赛事有关工作,力争画上圆满的句号。

 3.行业示范工作

成功举办2019丹霞山·中国世界地质公园科普工作现场交流会。6月10-13日,来自全国28家世界地质公园代表及3家世界地质公园候选地,部分省级保护地主管部门负责人及来自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山大学、东华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及韶关学院等高校的专家等15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丹霞山科学名山建设得到了广泛的赞扬。国家林草局保护地司为此专门写来感谢信。

成功举办了2019奇美丹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争取到省林业局支持主办,期间首次开展的丹霞山野生植物辨认大赛获得了广泛赞扬,推动了我市森林资源保育和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成功举办丹霞山杯善美韶关摄影大展,吸引   上万人次作品投稿,获奖作品已广泛应用于全市外宣。

12月3-5日广东省林业局在丹霞山举办“穿越北回归线风景带—广东自然保护地探秘活动”,200余家全省自然保护地代表齐聚丹霞山开展科研监测和自然教育交流活动。

4.阅丹线建设工作

全程参与阅丹线提升建设,按照规划进行选址,严格保护生态完整,对道路沿线的动物通道、生态植被保护、乡村振兴发展等给与了合理化建议,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促进保护地乡村可持续发展。

(三)存在主要问题

1.人员不足。管委会编制15名,内设4个科室,目前在编15人,其中处级领导5人,平均每个科室2人,整体年龄偏大(平均年龄49岁),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特别是缺少年轻力量及专业技术人员,影响了各项工作的推进。

2.资金投入不足,景区硬件设施历史欠账多。游憩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严重老化,在旅游高峰期未能很好的提供更加人性周到的服务,旅游产品单一,缺乏与周边景点资源的联动。

3.体制不顺。仍然存在着多头管理的现象,保护和管理责权利不一致等制约了丹霞山的建设和发展。

4.违法开山毁林和违法建设行为仍时有发生。近年来,丹霞山违法开山毁林和违建等人类破坏自然资源行为仍时有发生。国家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林业等部门卫星遥感监测已常态化,而且精准度和清晰度越来越高,监管的难度较大。

5.历史遗留难题逐渐突出。一是人工林赎买流转工作产生的社会矛盾仍然存在。二是景区内的车湾、夏富、白莲等多个村小组陆续提出要求提高自然资源费,社会不稳定因素加大。

二、2020年重点工作设想

(一)继续加强党的建设

加强机关政治建设,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守住意识形态阵地。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强化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做好干部培育、选拔、管理、使用工作,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担当新作为。认真落实省、市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以“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落实好党支部达标创优、党员评星定级工作。持续深入开展“模范机关创建”和“双争双促”主题实践活动常态化,以钉钉子精神抓工作落实。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巩固和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实施细则精神和反“四风”成效,为丹霞山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政治保证。

(二)做好丹霞山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工作,力争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和空间保障

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下发的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地和生态红线等有关文件,按照省市制定的自然保护地优化改革方案,协调好多品牌多边界多规划之间的关系,扎扎实实做好边界确认和规划修编工作。

1.继续做好丹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勘界修规工作

2018年7月启动的丹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勘界修规工作,目前已完成初步成果。2020年,我委将加大工作力度,组织专家论证会对初步成果进行讨论,继续深入开展区划调整论证工作,确保完成保护区两区调整工作。

2.完成《丹霞山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2016-2025)》报批工作

2019年,《丹霞山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2016-2025年)》初步成果并通过韶关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发展策略咨询委员会审议。2020年,《丹霞山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2016-2025)》报市政府批准后,我委将协助市自然资源局按程序报省林业局审批。

(三)做好国际品牌和国家级品牌的维护工作

1.做好2020年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再评估工作筹备工作。制订再评估工作方案报市政府,成立领导小组;组织编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要求上报的各类英文评估资料;对比2016年评估意见,细化分解整改工作,落实到位,按时完成。

2.做好世界自然遗产监测、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认真对照IUCN发布的世界遗产保护状况评估报告,按照中国丹霞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委员会的工作部署,扎实做好丹霞山世界自然遗产的综合监测与评估,丹霞地貌国际对比研究,当地社区可持续发展等工作,确保丹霞山自然遗产地价值完整、生态优良、社区稳定、公众认可。

3.做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地品牌的优化整合,按计划推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单一品牌建设和管理,做好三大品牌之间的管理边界、管理内容、管理法规的衔接,确保应保尽保,应管尽管,在改革中不出现资源禀赋受损和流失。

4.做好AAAAA级旅游景区品牌维护。指导辖区县区政府、机构和企业规范旅游管理,提升旅游服务,确保旅游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加快旅游产品提质升级。完善引导体系,在道路沿线设立醒目旅游景区指示标识,在人流密集度高的文化和旅游经营场所设置数量充足的导向标识,帮助游客顺畅通行。推进智慧导览系统建设,提升游客游览体验。

(四)做好资源管护,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保护管理能力

1.继续做好丹霞山人工林赎买流转工作。积极协助市林业局,配合属地政府,全力做好人工林赎买流转工作,妥善解决林农问题,依法依规保障林农合法权益。及时化解矛盾,缓和丹霞山涉农关系,消除不稳定因素,维护社会稳定。

2.做好文物古迹和文化遗存资源保护与活化工作。争取国家和省文化文保部门支持,对丹霞山文物古迹和文化遗存进行系统普查,资源入库,分级分类实施保护。摸清家底,严格保护,争取专项资金支持,依法依规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和活化利用,建设丹霞山文化名山。

3.继续做好丹霞山综合资源保护与管理。根据职责做好保护地资源保护与管理,依照相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对所辖景区资源实行统一管理、统一保护。做好辖区内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普及资源保护、地质遗迹、森林生态、提高辖区内及周边群众的保护意识。落实丹霞山资源保护巡查制度,加强辖区内自然资源、森林资源、生态环境等资源情况的保护。

4.继续完善丹霞山基础设施。继续完善丹霞山内的硬件设施,合理科学规划服务设施,有针对性完善景区的休息休憩设施,使游客的旅途更加舒适惬意。进一步完善游步道、标识牌、解说牌、确保工程按时按量完成。落实丹霞山世界自然遗产保护提升项目、丹霞山防雷电和山上避险设施系统建设、丹霞山珍稀植物培育基地、丹霞地貌先贤纪念馆、丹霞山森林防火、自然灾害避险综合应急救援中心等相关建设,世界地质公园中评估工作、及时完成细美寨、雪岩寺与石乳泉省保保护规划、丹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划、科研监测、山水林田湖生态修复专项资金项目,按时完成2020年度预算内工作。

(五)继续加强科研与科普工作,强化科学名山品牌建设

1.继续加强与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力争建立新的教学实习实践合作关系;深化地质地貌及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研究;做好科教基地、科普基地、教学实习实践基地管理和服务。

2.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相关部门支持,承办各类科普、科研活动和会议;提升和推进中国丹霞进校园科普品牌建设,充分利用专家学者、图书漂流、科普志愿者等优势,扩大中国丹霞进校园覆盖面。

3.推进丹霞山科普小镇建设。系统整理和规范丹霞山自然学校科普课程,持续研发生态旅游科普研学产品,积极推广丹霞山科普产品。持续提升科普小镇品牌影响力和社区从业人员服务能力,吸引大丹霞区域特色产业基地和乡村加入科普学堂、科普小村,助力乡村振兴,探索科普产业化之路。

(六)加强研学实践基地建设,推动韶关研学实践目的地城市品牌建设

1.做好丹霞山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研学课程(含研学、社会服务和探究)、研学师资、研学成果的研发、标准化和应用推广等工作;建立起适合1-12年级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标准化研学课程体系,建立满足批量开展的研学导师队伍,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建设研学接待营地,为丹霞山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奠定基础。

2.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作用,带动和帮助全市建立10个高标准研学实践基地,帮助各地培训研学导师队伍、开发研学实践课程,培育多元化多样化全市研学实践产品和服务体系建设。

3.做好韶关市研学实践目的地城市品牌创建。组织拍摄研学实践宣传片,编制研学实践画册,组织实施研学实践市场推广和行业培训。

(七)加强交流合作,强化信息工作

1.加强科普基地科普创作推动工作,积极与公园、基地、高校、机构和博物馆等开展友好合作交流,互送讲座、展览,推广丹霞山科学名山。

2.及时向外发布和报送公园信息,分享科普工作经验,打造丹霞山科学名山品牌。

3.做好国际会议参会、展览和报告工作,组织友好姊妹公园来访交流及回访,争取新缔结1至2家友好姊妹公园。

                                                                              

                                                                                      韶关市丹霞山管理委员会

                                                                                             2020年1月20日